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臨床心理師國考準備心得-1

近期遇到許多同學或是進度比較快即將畢業的學弟妹們,常會詢問我關於國考的準備方法。我深深明白念研究所、寫論文以及準備考試的辛苦,當時也是向學長姐請教了許多,才能順利地度過一切(學長姐真是太強大、太重要了!!

這一篇國考準備心得文,就是要獻給所有正在水深火熱,或是跟我當時一樣覺得有些懊悔但也不想浪費報名費的同學、學弟妹們。只能說準備國考絕對不會是輕鬆的,也不會因為看了篇心得文就覺得信心倍增、身心舒暢(?!),但是有些方向去準備確實讓人安心許多。


(以下灰字可視而不見)
自從選擇了要成為臨床心理師這一條路,就發現這路真的是...訓練強健心智、意志力的不歸路呀。先是要考上錄取率極低的研究所,然後修了許多扎實的課程,並在醫院實習一年。研究所期間還要做研究,大量閱讀文獻資料,在迷惘與不確定感中尋尋覓覓研究題目,確定題目後開始設計並執行研究,勞心勞力地收案、分析資料,最後嘔心瀝血地產出論文,然後口試,修改論文至教授同意為止,辦離校手續後即可畢業。
以為到這裡就結束了嗎,錯勒~~~拿到畢業證書後,你只是取得了去考臨床心理師國家考師的資格而已!

臨床心理師國家考試一年有兩次,以2016年來講分別是在一月底和七月底左右(7/23-7/24)。這樣考試的時間點,幾乎就是在研究生畢業的那個學期結束後,約莫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要考試了。
(當然也看個人畢業的時間點,以及選擇考試的時間,我身邊的學長姐及同學大多是參加畢業後鄰近的那一次考試。我跟我的朋友也是如此,而且我們因為是一月初口試,因此從準備畢業到國考,我們能全心準備的時間大約只有兩三個禮拜...

在快要畢業稍有空閒之餘瞄個一眼考選部公佈的命題大綱以及參考用書
洋洋灑灑的書單讓人頓時後悔報名了鄰近這次的考試orz。但是為了不浪費報名費,只能硬著頭皮去準備。

這些準備心得有來自學長姐的經驗,加上我自己的準備方式,提供參考
分成了書單、筆記、考古題以及應考準備等幾項

1. 書單
考選部提供的參考用書許多是研究所期間有唸過的,都很重要,但是在短短約一個月的時間,總不可能全部都再念一遍吧,因此也只能重點式地選讀,以下是我這次準備有花比較多心力念的部份。
(其實仔細看一下那看似龐雜的書單,不同科目間重複的書目也挺多的,是不是好像比較不可怕了XD

  • 普通心理學的筆記、講義與投影片
  •  Abnormal Psychology(作者:Kring, A.,Neale, J.M.,& Davison, G.C.
  •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DSM-5 
  •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作者:Corey, G.
  • 犯罪心理學 (  者:李執中譯)
  • Treating Suicidal Behavior: An  Effective, Time-limited Approach(作  者:Rudd, M.D. Joiner, T., Rajab, M.H. ) (=自殺防治 : 有效的短期治療取向 / 李錦虹等譯


上述這些幾乎是必讀的書目都可以找到中文版。其中變態心理學的部分我有另外買中譯版第二版(也就是Abnormal Psychology 12E的中譯版)。當年我修變態心理學時是用原文書的11版,而12版有增加DSM-VI-TRDSM-5的差異以及改變的原因與邏輯。

我花最多時間念的大概是普心、變態心理學,搭配著DSM-5看,並特別注意DSM-5中有特別註釋的地方,例如如何辨別重大失落反應與鬱症發作。還有一些是變態心理學中沒有包含但在DSM-5中有出現的部分,例如睡眠障礙症、認知障礙症等,還是要看,不能就直接忽略XD

後面三本書則是選讀部分,例如Corey那本,第二與第三章我都有完整地看過一遍(因為涉及作為治療師的基本觀念與重要的倫理議題)。其他章則是先唸各個治療學派的摘要,了解該學派主要精神與重點,然後會快速翻過該章節,看到小標或粗體字有我不熟或感覺很重要的部分我就會唸一下,有必要就做筆記,節錄重點。

這麼講好像很模糊,以第四章精神(心理)分析治療為例的話,例如我看到三種型的焦慮、防衛機轉、Freud心性發展階段與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各階段比較的整理表格、Mahler的客體關係發展概述與邊緣型和自戀型人格等論述,我都有多花一些時間好好唸。
每個人對個學派的喜好與熟悉程度不同會影響每章要念的篇幅的多寡與深度,很難一概而論。

關於犯罪心理學以及自殺防治兩本書,首先自殺防治那本有時間可以好好看完,沒有時間也至少要把核心概念例如評估重點、自殺模式、治療的三階段等等看完。而那本又厚又重得可以當兇器的犯罪心理學...我也是挑著唸,例如關於犯罪行為的各種心理學假說、Assessment of risk、攻擊行為的分類與理論等。


至於神經心理、兒童以及健康等次領域以及衡鑑的部分,由於準備時間有限,因此我就是把變態心理學、DSM-5裡面相關的章節看熟,並複習以前修課的筆記、投影片(講義),例如各個衡鑑工具的原理以及使用時機。


結果寫完書單的部分,因為話太多,覺得寫得有點累了,剩下的部分待補吧(逃)。